close

  蘭州故事
  花燈記憶遙遠的蘭州河口燈會
  講述人:張德賢河口村村民歷史文化研究者
  2013年春節河口燈會
  張德賢正在研究紗燈
  根據人們記憶繪製的河口古堡圖
  保留下來的老紗燈圖案 文/圖本報首席記者王文元 (資料圖片由記者翻拍)
  春節,既是推開春天之門的節日,也是一場燈火的盛會。春節臨近,燈會故事,從人們記憶深處再次浮現。
  許多人曾聽過張寶和的快板書:“觀燈看花上西固。”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西固的大型燈會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。其實,再往前幾十年,蘭州境內有許多獨具特色的燈會,如紅古的九曲黃河陣燈會、永登紅城鎮的牌燈燈會、榆中金崖的花燈會都各具特色,這些燈會成為許多人內心深處難忘的童年記憶。
  河口,是距離蘭州60里處的一個小鎮。解放前,鐵路尚未修通,公路交通緩慢的歲月里,河口面臨黃河,背靠古老的絲綢之路,造就了它的繁華。這座小鎮,既是絲綢之路上商埠重鎮,又是軍事上的天然屏障,有蘭州以西文化之鄉的美譽。每年春節,河口的過街社火、元宵燈會遠近聞名,至今還保留著幾十盞清末的紗燈。
  曾經的河口燈會,留下了哪些故事呢?今天,就讓我們聆聽一段燈會故事。
  從三國到西游,四條街,紗燈展示了四種故事
  一百多年來,河口紗燈就遠近聞名。為啥會這麼有名?說起來就話長了。從古至今,河口是蘭州城西的一個重要的水路要衝。如今,河口村附近還保留著漢代古渡口青石津遺址。現在,在河口一帶,橋梁眾多,成為黃河上最為繁忙的地段之一。交通發達,必定促進商貿興盛,也就有了舉辦花燈會的物質基礎。
  有了這些條件,註定河口的元宵節燈會要遠近聞名。河口燈會有記載的舉辦時間是同治末年到光緒初年,這之前的燈會情形就不知道了。據說光緒元年(1875年),河口人修築的“莊河堡”(河口街的古名)修好了,再加之風調雨順,收成比較好。於是地方上的紳士、耆老就決定舉辦燈會。
  以前的燈,從材料上分,大體有兩種,一種是紙燈,一種是紗燈。紙燈製作容易,成本低廉,在社火演完後就燒了,相當於一次性的。而紗燈則可以重覆使用,但製作成本比較高,不僅要購進木框、紗,而且要請來舉人秀才、畫工才能完成。河口的花燈中,有用楠木製作的“紗燈”,這種燈來自江南的蘇州。還有一種仿北京的宮燈,形狀為六角形,材質多為紫檀木。此外,就是普通人家製作的彩燈。製作紗燈那年,河口的十八座寺廟、祠堂,都按照統一的分工做了準備,這是個很繁瑣的過程,如今我們已經不知道當年紗燈製作的詳細情形了。
  如今,保存下來的河口紗燈有140多幅。其實,嚴格意義上講它不是紗燈,應該算是紗燈畫片。可惜,當年的楠木框都不見了,僅僅剩下了紗燈畫片。河口的紗燈單片呈長方形,長大約兩尺,紗薄而透亮,既能保證透過光線,又能適合繪畫。畫片裝在木框上,四個木框就組成了一盞燈。木框可分可合,不用時摺疊收起來,易於保存。
  紗燈畫片用傳統的繪畫手法,繪製出各種故事。都有哪些故事呢?河口的燈會有講究,四條街上紗燈的內容各不相同。據河口的老人張財賢、張財仁說,以前河口街修建了不少廟宇,東城門樓上供奉的文昌帝君,所以東街掛《封神榜》故事的紗燈。南城門樓上塑有天、地、水三官,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三官爺,故而南街上是《劉秀跑南陽》的故事。西城的城樓上供奉著主文運的魁星,鐘鼓樓上供奉的關公,故而西街的紗燈故事以《三國演義》為主。北街因在蓮花山觀音山腳下,故而北街的紗燈故事以《西游記》和《香山傳》為主。這些說法不知是否有理,我們不得而知,但老前輩們口口相傳下來就是這樣的。  (原標題:【蘭州故事】花燈記憶遙遠的蘭州河口燈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pbegl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