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據《參考消息》2日28日報道,【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2月24日文章】題:中國:改革也改變了語言(作者巴勃羅·羅韋塔·杜賓斯基)如果一個中國人回到30年前,他們或許聽不懂當時中國人的部分語言,反之亦然。中國30年來的改革不僅改變了國家的面貌、社會的各方面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,甚至也改變了人們說話的方式。
  我相信所有人都認同語言會隨著社會變化發展改變,在當前全球化以及信息和通信飛速發展的今天更是如此。然而相對中國的情況來說,還有一個因素促使我們進行更深的思索,那就是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給中文帶來的直接改變。
  在這些變化中我們發現有些詞彙和表達方式在消失,有些詞彙是新出現的,有些詞彙的意義發生了改變。
  現在人們常說的有習近平主席提出的“中國夢”,之前人人都談“和諧”,再之前有“三個代表”,上溯到上世紀70年代,“赤腳醫生”、“人民公社”等是生活中常見的口語,但現在提起可能不少人都不太理解其含義了。
  作為經濟和社會變革的結果,有些詞彙消失了,例如“糧票”或者“布票”,它們在幾十年前可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。
  同樣一些新詞彙開始出現,例如“周末”、“酒吧”、“咖啡館”。到了今天,以前根本不存在的概念如“打折”、“降價”等成了常用的詞彙。
  上世紀70年代的生活比現在更“公社化”。兩個熟人見面,常說的是“吃了嗎”“從哪兒來”“去哪兒”,類似於現在的“早上好”。多年前,“先生”、“女士”、“小姐”稱謂便取代了“同志”,而“同志”現在有了新一層意思,即指“同性戀”。
  現在還有一些詞彙是舊詞新意。例如在毛澤東時代和字典中形容地主的詞語“土豪”在今天重新開始流行,但語帶酸味和諷刺。
  不過中文的最大變化之一卻是因為經濟特區成立,台港澳企業家到大陸創業造成的。在我看來,這個事件帶來了兩個非常重大的現象。首先它意味著傳統漢字在中國大陸的“回歸”。上世紀中國政府曾簡化了很大一部分漢字,創造了簡體字。臺灣香港投資人員來到經濟特區後,雖然簡體字仍是官方語言,但繁體字開始與之共存。鄧小平用“一國兩制”定義了大陸與香港的關係,那麼我認為漢字也可定義為“一字兩體”。 ,第二個重大改變是港台本土詞彙進入大陸日常用語。因此“辦公樓”變成“寫字樓”,“百貨大樓”變成“購物中心”,“大樓”變成“大廈”,“出租車”、“公交車”、“廁所”的稱謂也有改變,吃飯結賬變成了“埋單”。
  此外英文字母進入中文書寫系統來定義其原本含義和正確解釋,這是個意義重大的變化。現在中國媒體報道已經很習慣使用“GDP”“CPI”等字眼來形容經濟現象,而不是給出相應的中文解釋。
  如果再加上不同年代人口之間語言方式的差異,“數字革命”對語言溝通的影響等其他因素,我們將會發現今天的中文與上世紀70年代的中文之間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。
  與此同時,正如我一直強調的那樣,在中國並非所有事情都是“非黑即白”,在語言發生巨變的同時,很多毛澤東時代的表述現在仍在使用,比如領導人的講話永遠是“重要講話”,歡迎總是“熱烈”的,訪問大部分是“友好”的,會議總是“隆重”開幕、“勝利”閉幕。
(編輯:SN028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pbegl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